桃花江畔庆丰收

发布时间:2021-09-27 19:15 信息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李成刚 浏览量:477
字体: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9月27号,“庆丰收·迎国庆·颂党恩”——桃江县庆祝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桃江竹泉米、桃江“竹”福上线仪式暨“笑满三湘”湖南省文艺志愿服务团走进桃江专场演出活动在桃花江竹海旅游度假区隆重举行。内蒙古文联副主席包银山、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龙志刚、湖南农业大学副校长陈光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胡跃龙、市乡村振兴局局长王光辉、市文联主席刘益希,县委书记向荣,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周登高等县五大家所有在家县级领导和桃江县所有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乡镇党委书记、桃江县各级劳模代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农民代表参加庆祝活动。

县委书记向荣致辞

领导嘉宾见证桃江竹泉米、桃江“竹”福上线

活动由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桃江县委、县人民政府主办。县委书记向荣代表桃江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近年来,桃江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着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桃江的农业越来越强,桃江的农村越来越美,桃江的农民越来越幸福。勤劳善良的桃江农民,充分利用桃江的好山好水,生产了一系列优质特色农产品。“桃江竹笋”“桃江竹叶(绿茶)”先后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修山面、鲊埠牛肉、马迹塘擂茶、松木塘红薯粉等农特产品远近闻名。桃江竹泉米、桃江“竹”福两款农产品的上线,是桃江打响桃江农产品品牌、推动桃江农产品销售、增加桃江农民收入的新举措,也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践。“我们将以此次丰收节活动为契机,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发展,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优质的服务、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优惠的政策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县委书记向荣在致辞中表示。

文艺节目

笑星大兵

内蒙古艺术家在演出

活动在《舞龙迎客》《回汉乡民唱乡风》等喜庆祥和的舞龙和欢快清新的歌声中拉开了帷幕。著名笑星、湖南省曲艺家协会主席、湖南省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席大兵,二人台表演艺术家、内蒙古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王占新,莫日根巴图、娜仁图雅、王舜、桃江县文艺轻骑队成员等文艺志愿者纷纷登台演绎。节目既有舞蹈、相声、三棒鼓等湖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更有来自内蒙古的表演艺术家们,带来的呱嘴、长调民歌、呼麦等独具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节目展示脱贫攻坚成效、乡村振兴成效,让广大农民朋友在喜获农作物丰收的同时,收获满满的精神食粮,深受群众的喜爱。

农特产品展示展销区

桃江“竹”福展示区

桃江竹泉米

桃江竹笋

在舞台两侧的农产品展示展销区,汇聚了来自桃江各乡镇的特色优质农产品,琳琅满目的各式“桃江竹笋”,色泽绿润的“桃江竹叶”,清香可口的桃江擂茶,味道独特的鲊埠牛肉,修山面、松木塘红薯粉等桃江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让现场来宾食欲满满,到处充满着丰收喜悦。

活动中,桃江竹泉米、桃江“竹”福两款农产品举行上线仪式。线下的两个展厅更是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购买。桃江“竹”福通过整合资源、挖掘品牌、推广市场,桃江“竹”农产品按照3+1+x的模式组合,将独具桃江特色农特产品与文创产品相结合,设计成不同档次的礼盒装,打造成具竹乡特色、品牌响亮、竞争力强的礼品名片。

桃江竹泉米一亮相就吸引了大家的围观,大米颗粒饱满,质地坚硬,色泽清亮,做出来的米饭特别香甜而且不粘碗。今年以来,桃江县在全县10个乡镇推广种植3000余亩桃江竹泉米,这种生态大米“喝”的是竹泉山水、天然水;“吃”的是没有污染的有机肥、农家肥;“住”的是靠稻鸭、稻鱼等轮作,放养青蛙,放置杀虫灯等生物防治环境。生产出来的稻米不仅生态绿色,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

农特产品受青睐

品尝购买农特产品

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周登高接受媒体集中采访

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周登高在接受媒体集中采访时表示,桃江将在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中耕耘好农业的“责任田”,在建设美丽富饶幸福新桃江中书写好“三农”新篇章。“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持农旅文体康融合发展、竹旅文体康融合发展,坚持示范引领,积极打造桃花江竹海乡村振兴示范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二审:李成刚  监审:刘 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