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接种疫苗、共享健康生活

发布时间:2023-04-25 14:53 信息来源:黔东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者: 浏览量:742
字体:

国家免疫规划是指按照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疫苗品种、免疫程序或者接种方案,在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和控制特定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那么大家对疫苗接种了解多少呢?最想了解的问题是什么?州疾控中心带领大家来了解疫苗接种的相关知识:

一、为什么要接种疫苗?

当细菌或病毒侵入人体时,机体就会产生一种抵抗细菌或病毒的物质,这种物质叫做抗体。应对不同的细菌或病毒机体会产生不同的抗体,称为特异性抗体。预防接种是通过给适宜的对象接种疫苗或被动免疫制剂,使机体产生对特定传染病的抗体,从而降低疾病的传播风险和病情严重程度,大大降低人体患病机率,在人群中建立免疫屏障,达到预防和控制特定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目的。

二、疫苗分为哪几类?

目前我国疫苗分为两类,包括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免疫规划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居民提供,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居民,依法享有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权利,履行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义务,疫苗及接种费用由政府承担,预防接种单位按免疫程序为儿童接种免疫规划疫苗不得收取或变相收取任何费用。非免疫规划疫苗是指由居民自费,遵循“自愿、知情、自费”原则接种的其他疫苗,由受种者或监护人承担费用。

三、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如何?

预防接种是安全的,发生异常反应概率很低,免疫规划的对象是健康人群,其安全性历来受到各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疫苗在获得注册前都需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疫苗在上市使用前都要实施严格的批签发制度。在接种前、接种中、接种后都有完整的、科学的、规范的要求,保证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四、接种疫苗后是不是就一定不得传染病了?

接种疫苗是防控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但由于受种者个体的特殊原因,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最佳的免疫保护效果。即便如此,大量的研究也证明了,即使被感染,接种过疫苗的人其临床症状较未接种者也要轻很多。

五、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年龄范围?

儿童从出生开始要接种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有11种,共22剂,预防12种传染病。0-6岁儿童按照国家免疫程序接种相应的疫苗,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接种,在18周岁以前都可补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说明,尽早带孩子到所辖卫生服务中心或接种点预约相应疫苗补种。

六、非免疫规划疫苗有必要接种吗?

无论免疫规划还是非免疫规划疫苗,预防疾病作用是一样的。目前,我国有19种非免疫规划疫苗,部分非免疫苗预防的传染病是免疫规划疫苗不能预防的,如水痘、手足口病、轮状病毒等5岁以下儿童高发的传染病,可通过接种水痘、手足口病、轮状病毒等非免疫规划疫苗来预防,也就是说,非免疫规划疫苗是免疫规划疫苗的补充,个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费自愿接种。

七、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知识篇

1、老年人有必要接种新冠疫苗吗?

新冠病毒全人群易感,而在人群中最脆弱的就是老年人。老年人本身的免疫功能相对于年轻人要弱,而且很多有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基础性疾病,一旦发生感染,相较于成人和儿童重症和死亡风险明显增加。因此,老年人,特别是高龄、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更需要主动寻求疫苗的保护。

2、老年人有必要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吗?

老年人的免疫功能相对较弱,60岁以上人群完成疫苗基础免疫后产生的抗体水平和保护效果相对较低,一旦感染,发生重症、危重症的比例也较高,所以建议老年人不仅要尽快完成全程基础免疫接种,更要进行加强免疫接种。已经有研究显示,老年人接种加强免疫针后,对于新冠病毒感染后导致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可降低90%以上。

3、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安全吗?

老年人接种疫苗无需担心,我国疫苗的生产、使用过程都实行最严格的监管,不紧我国,全球很多国家都在使用,全球到目前为止,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中国新冠疫苗已超过10亿剂次,我国新冠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低于其他年龄段人群,放心接种疫苗,共筑免疫屏障。

4、慢性病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吗?

慢性病不是新冠疫苗接种禁忌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炎等慢性病,在病情稳定期均可接种新冠疫苗。

目前,我国已获批使用的15种新冠疫苗,均可用于18岁以上人群接种,在接种时,要将自已身体状况如实向医生反应,由接种医生判断是否有接种禁忌,或一些缓种情况;接种疫苗后要留观30分种;发生怀疑与疫苗接种有关的不良反应时,一是要向接种单位报告,二是要及时就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