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耄耋老者看山乡巨变
“年龄98,晨餐晚宿,老伴护理有加,夏纺冬裘。儿女之赡养不缺,勤工园圃,朝锄晚灌,园蔬瓜果,山水怡情,会亲访友,轻车自御。看祖国之繁荣,观家族之昌盛,其乐融融。”家住马迹塘镇大塘坪村98岁的詹子纲老人这样描述他晚年的幸福人生。
记者见到詹子纲老人时,他精神矍铄,行动自如,思维清晰,从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到精准扶贫,从家乡巨变到乡村振兴,我们面对面的采访,这位98岁的老者很是健谈。
詹子纲老人接受媒体采访
詹子纲说:“我今年九十八了,等到了这个社会,享受与经历了这个社会的美好。我喜欢看报纸,一年订三四份报纸,在电视里看新闻,国家的政策都稍许了解一些。”
詹子纲老人1924年出生,姊妹共四个,他排行老三,大哥二姐定居台湾,他和妹妹定居老家马迹塘镇大塘坪村。老人当过兵、当过生产队长,经历过土改、分田包产到户和新时期的乡村振兴等新旧社会的跌宕生活,曾跨千仞浪,尝越百重冰;过客云生死,斯心悦古今。老人说:“我在看到农村的变化后心里有这样的感受,如果中央没有这样一个执政的班子,这个脱贫致富只是一句话,如果说不是反贪反得这样严厉,这个脱贫致富是不容易的,习近平提出的反贪和脱贫,让我真真实实感受到人民的福音,是人民最大的幸福!”
除了欣喜地看到繁荣昌盛的国家,对日新月异的家乡老人也是赞不绝口。“由于我们这个地方的竹子特别多,去年在万家山赵家冲修起上山公路,建起创库,发展冬笋产业,今年搞得我自己屋里来了,今年我们村里的公路也修通了,修到山里了,这了不起啊!这是天大的变化,想的想不到。”
当年78岁的詹子纲还热心村上的公益事业,走南闯北自筹资金几十万块钱为大塘坪村建起了水泥路,受到村民们的赞许。大塘坪村妇女主任喻妹群告诉记者:“詹嗲是我们村德高望重的老人,什么事都喜欢帮忙,村上的公益事业自己率先出来做,零几年我们村上准备修公路的时候,他就帮忙集资,他做的事都没有算工钱的,这条公路从拓宽到硬化,上面都没有一点资金的,我们村民自发组织的。”
詹嗲80岁的时候老伴去世,在好心友人的帮助下,他找到了现在的老伴。詹老说:“我能活到今天,婆婆起到了最大的作用,因为我没有退休工资,但我的祖父教导我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我现在还种菜,我的小菜不要买,小菜一长得好,人看了就心旷神怡,一方面在经济上节省了,自己也享受了。”
詹子纲老人和老伴的幸福晚年
“詹嗲的生活活得相当精彩,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既要学习他那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又要学习他那种热心公益事业的情怀。” 大塘坪村原村支书李远光这样评价詹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