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产业链 做活竹文章
——2023年桃江县竹旅文体康产业融合发展综述
近年来,桃江县委、县政府将推动竹旅文体康产业融合发展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根本路径,以竹产业为核心,融合文化、旅游、体育、大健康等产业于一体,倾全县之力打造“竹旅文体康”产业新链群,坚持不懈把桃江最大的特色做大做强,努力建设湖南千亿竹产业核心基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基地、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中国竹业强县。先后获评“中国竹子之乡”“全国竹产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竹产业示范县”“国家(桃江)楠竹产业示范园区”“中国竹凉席之都”“湖南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湖南省外贸特色产业(笋竹产业)试点县”“湖南省林业碳汇试点县”“湖南省中小企业特色生态竹木制造产业集群”等荣誉称号;桃江县打好经济增长主动仗,推动竹旅文体康产业融合发展典型经验做法获省政府通报表扬。
2023年8月8日,省委书记沈晓明书记视察桃花江竹材科技 新湖南供图
今年5月,省长毛伟明、副省长张迎春分别对桃江竹旅文体康产业融合发展经验作了肯定性批示;8月8日,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来桃调研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期间充分肯定了桃江竹旅文体康产业融合发展所做的工作,强调桃江要因地制宜发展南竹资源优势,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多维度挖掘竹产业功能,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动竹产业转型升级。为认真落实省委书记指示精神,我县按照“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的工作思路,打造绿色、优质、协同、高效产业链群,实现“产业融合增效、城乡风貌增色、竹农致富增收、社会文明增信、人民生活增彩”,让竹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
2023年,全县实现竹旅文体康综合产值287.5亿元,同比增长8.5%,带动16万从业人员当地就业,农民人均竹业收入达4000元左右。现将桃江县竹旅文体康产业融合发展主要做法及成效汇报如下:
以竹为基 筑牢绿色发展之本
聚焦资源培育与利用增效,打造更强“生态屏障”、更优“绿色银行”。
一是规模经营增效。大力培育壮大专业合作社、林业大户、家庭农场、公司化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等新型竹林经营主体,强力推进竹林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实现集约高效发展。目前,拥有高产笋竹两用林县级示范基地4个、乡镇示范基地15个,全县高产笋竹两用林示范基地总面积达12.4万亩。
全国“一村一品”马迹塘镇南山村向村民收购春笋 县竹产业中心供图
二是精细抚育增效。加大笋竹培育采伐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加强护笋养竹、有机施肥、生物防治,强化节水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竹农精细抚育、科学采伐,提升笋竹产量与质量,着力破解“竹林退化”问题。目前,全县拥有竹林115万亩,立竹2.56亿株,可年产竹材4000万根以上,鲜笋产量突破2亿斤,成为湖南产笋和加工“第一县”。

村民加工笋干 县竹产业中心供图
三是优化结构增效。聚焦笋竹种质资源保护与优化,加强材用林、笋用林、纸浆林等竹类良种定向选育,积极培育观赏竹、景观竹等种类,以及雷竹笋等笋食品资源,着力改变南竹品种单一的状况。除南竹外,桃江已拥有黄杆竹、水竹、雷竹等20多个规模化竹品种,马迹塘镇新建1000亩雷竹示范基地,桃花江竹海新建了拥有300多个品种的竹种质资源库。
四是综合种养增效。积极发展竹林种植菌类、黄精、中药材,养殖土鸡等竹下综合种养模式,破解竹林经营“效益低”的问题。全县林下复合经营面积达到6000亩,马迹塘镇大塘坪村等示范基地已实现“一亩山万元钱”目标。
马迹塘村民竹林种植黑皮鸡枞 县竹产业中心供图
五是系统提升增效。着力加强林道建设、采伐机械研发应用和专业采伐队伍培育,破解笋竹资源“下山难”的问题,提高资源利用率。目前,全县组建了专业采伐队15支,竹林道总里程达3000多公里,并支持湖南正信高科智能机器有限公司在桃花江国有林场架设索道集材采伐系统进行中式,解决了林场部分高山陡坡区域毛竹无法下山的难题。
桃花江国有林场测试索道集材采伐系统 县竹产业中心供图
以竹为体 发展富民强县之业
瞄准“以竹代塑”新趋势,打造全竹利用体系,构建竹制造新兴工业产业链群,着力做优“绿色经济”。
一是坚持绿色循环发展。实施绿色体系构建工程,打造绿色产业生产体系和产品体系,发现引入新兴产品,选优挖潜现有产品,在科技创新、品牌创建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其中利用竹制品加工企业产生的“下脚料”为原料,以绿色能源开发为主导方向的竹炭,以及竹饲料、竹香板、竹塑板材、竹粉基餐具等行业来势较好,该类竹加工企业已达18家,实现年销售收入13亿元。

桃花江竹材科技生产的重组竹板材运用于西安奥体中心 县竹产业中心供图
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南惊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县竹产业中心供图
竹制家居、家具企业——波恩贝竹木科技有限公司 县竹产业中心供图
二是坚持集约集群发展。构建“一园五区多点”发展布局,以“国家(桃江)楠竹产业示范园区”为核心,紧靠资源产地,在武潭、沾溪、大栗港、鸬鹚渡等乡镇建立初级加工园区,形成以传统加工为基础、精深加工为核心、循环利用为辅助的竹产业链群。培育了竹材科技、竹缘林科等产值过亿元龙头企业,涉及竹笋、新型竹基餐具、家具家居、玩具、标识标牌、工艺品、重组竹材、竹塑地板、集装箱托盘、竹纤维饲料利用等多个方向,产品远销海外。全县已拥有竹业企业248家,包括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规模工业企业39家,拥有17大类、400多个品种的产品,基本实现了从竹笋、竹头到竹干、竹尾、竹屑的全竹利用。

桃江竹产业“一园五区多点”布局 县竹产业中心供图
三是坚持科技创新发展。成立桃花江竹产业研究院,做强本地科研力量,已申报竹林机械专利11项。推动产学研用深度合作,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院士工作站、研究室,邀请中南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校专家教授担任顾问,指导开展技术服务、产品研发与科技创新。


目前,全县6家竹业企业获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竹产业已获得各类专利251个,其中PCT国际专利2个,发明专利77个,2023年新增笋竹产业发明专利36个。惊石农业、波恩贝于2023年成功申报益阳市专家工作站。桃花江竹材科技建造了全国第一栋大体量三层全竹结构科研实验示范楼,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正在进行装饰。同时,正在积极配合做好湖南省竹产业研究院落户桃江的组建工作和申报建设国家级“以竹代塑”应用示范基地。

四是坚持开放带动发展。着力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围绕产业链延链补链壮链,开展精准招商,同时鼓励企业走出去积极参展参会。2022年至今,全县先后签约引进双枪科技等涉及笋竹产业多个方向的项目30个,其中过亿元项目5个,新建成投产项目12个,入园项目6个,总投资23.8亿元。桃花江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选中国竹产业品牌十强,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入选湖南省首届“潇湘竹品”十强品牌名单,荣获首届湖南名品称号。“桃花江竹玩”荣获湖南省文旅大赛金奖,“竹聚缘”竹笋、“清溪竹笋”荣获中国中部农博会金奖。竹缘林科公司在良之隆•2023第十一届中国食材电商节上共签订单3000万元。


桃江竹笋远销欧美等国际市场 县竹产业中心供图
五是坚持宣传推动发展。积极举办节会活动,同时加大桃江竹旅文体康产业融合发展工作在主流媒体的宣传推介力度,全面提升桃江竹旅文体康产业影响力和美誉度。今年,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接受了湖南卫视、湖南经视的专题采访,先后在《城市经济论坛》第2期上稿《东风伴我扶摇起 竹乡振兴踏新程》和《生态文明世界》杂志第三期上稿《桃江竹乡风景 竹旅文体康融合发展》,积极推介桃江竹旅文体康产业融合发展经验;策划了《振兴路上看桃江》《去“湘”当有味的地方》等系列节目;组织开展了2023年“紫辰杯”桃江女神节、“劳动最光荣•奋斗正青春”五一消费购物节等系列活动;应邀参加了中国消博会“推动以竹代塑促进绿色消费”论坛、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以竹代塑”标准化工作推进会,并分别作了典型经验推介。1-12月,在市级以上媒体共计上稿228篇,其中在央媒上稿29篇(人民日报上稿纸媒1篇和网媒2篇、中央电视台上稿4篇),省媒上稿75篇。

以竹为魂 建设宜居宜游之城
全面凸显竹乡特质,让桃江在“以竹代塑”新趋势中先行先用,让竹在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以及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是挖掘竹文化,扩大品牌效应。以桃江小郁、大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全面融合美人文化、屈原文化等在地文化,建立湖南首家竹文化博览馆和竹廉展馆、天问书院,开设一堂天问讲堂、打造一台竹林实景剧,不断提升桃江“楠竹之乡”“美人窝”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是融入竹元素,提升城乡品质。更为广泛地将竹的元素注入城乡建设之中,在道路沿线、重要景区景点以及城市公园、微景观、乡村美丽屋场、庭院等建设中,大力推广竹质建材。大力推进省级竹业小镇、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创建,打造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
马迹塘笋竹产业园 县竹产业中心供图
三是突出竹生态,引领绿色生活。大力倡导全县人民“以竹代塑”,鼓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带头使用本地竹制生产生活用品,掀起“以竹代塑”绿色生产生活新风尚。在日用品领域,竹制餐具、竹家具、竹办公用品、竹凉席等逐渐受到消费者青睐;在教育文化领域,“桃花江竹玩”工作室开发出五大类竹制玩具,并在县内幼儿园推广应用。
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带头使用竹制办公用品 县竹产业中心供图
四是丰富竹业态,打造竹美体验。依托笋、竹、林所蕴含的绿色、生态、健康品质和文化意象,进一步丰富“竹+”新业态。推进全县核心景区全面提质升级,桃花江竹海景区成功创建4A级旅游景区、美人窝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形成更好的竹生态休闲旅游圈。全面开发竹林观光体验、生态康养、运动休闲、文化创意、健康美食等特色产品与服务,全面丰富“用竹制美物、品竹香美食、观竹海美景、听竹音美韵、居竹间美宿、行竹山美道、赏竹林美剧、饮竹酿美酒、做竹乡美人、扬竹之美德”的360度“竹美”体验,努力打造全国性观竹赏竹首选目的地。今年以来,竹+文旅方面实现综合收入104.32亿元,同比增长19.28%。
全省医联体建设培训会在桃江召开促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县竹产业中心供图
提质升级后的桃花江竹海景区 县竹产业中心供图
以竹为核 凝聚磅礴发展之力
将竹旅文体康产业作为县域核心与支柱产业进行打造,深凝共识,集中精力、富集资源,凝聚起推进竹旅文体康产业融合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是全面强化战略支撑。坚持以建设中国竹业强县、湖南千亿竹产业核心基地、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为目标,积极对接国省市发展战略,争取社会各界支持,赢得了广泛认可。2021年10月以来,先后接待国际竹藤组织、国家发改委、国家林草局、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等部门和协会组织考察指导,湖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主要领导和多位省部级领导均莅临视察调研并对桃江县竹旅文体康产业融合发展战略给予充分肯定,为我们坚定了战略信心。
2023年8月17日,省政协主席毛万春调研桃江竹产业 县竹产业中心供图
二是全面强化组织引领。成立以县委书记为顾问、县长为组长的桃江县竹旅文体康产业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亲自主抓、分管副县长具体抓、一名副处级干部专门抓。升格县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为正科级事业单位,成立竹旅文体康产业链联合党委,统筹推进全县竹旅文体康产业融合发展工作,每年制定竹旅文体康产业融合发展工作要点,以严格高效地落实将发展战略化为具体成效。

三是全面强化政策支持。出台《促进竹旅文体康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奖励办法》等系列文件,每年县财政预算安排资金1000万元以上、整合归集项目资金5000万元以上,用于推动竹旅文体康产业融合发展。今年5月,县财政重奖竹旅文体康产业获奖单位、企业和个人1031万元。
四是全面强化环境保障。牢固树立“产业为要、项目为王”理念,接续开展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和“环境建设提升年”等行动,开辟笋竹材料运输“绿色通道”,创新竹产业信贷融资服务,全力以赴为企业提供全流程、全要素服务保障。桃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评价连续3年稳居益阳市前列,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获湖南省人民政府真抓实干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