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挖笋要讲科学 乱挖毁灭竹林

发布时间:2023-04-15 09:22 信息来源:县竹产业中心 县融媒体中心 县林业局 作者:黄霖 谢斌 刘迪钦 浏览量:1354
字体:

“一个小山头,少则一两批人、多则三四批人上山采挖春笋,不管大小,一扫精光,再这样下去,几年后就没得笋子可挖哦!”眼下正是春笋采挖季节,看到春笋被滥采乱挖,家住马迹塘镇南山村年逾七旬的村民谢鼎春忧心忡忡。

春笋开胃健脾、鲜脆可口,历来是人们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绿色健康食品。近年来,得益于物流、电商等平台的兴起,桃江30余家笋竹加工企业、合社作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城乡,鲜笋、复水笋、清水笋、即食笋等各类竹笋品种丰富,销售市场也由省内销售,逐渐销往全国各地和日韩等国外市场,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桃江成了全国重要的竹笋产品集散中心之一,竹笋产业显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局面。

桃江各乡镇收笋市场火爆

春笋市场打开了,但个别村民科学挖笋、留笋养竹的意识却没有跟上来,在利益的驱使下,滥采乱挖、偷采盗挖春笋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山体环境,还对竹林资源的长远开发利用产生了严重影响。

“每年每亩竹林保留20个以上健壮母笋,这样才能年年有新竹、年年有笋挖。”三堂街竹笋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毅群表示,他承包的200余亩竹林,经过合理间伐、科学留笋,每亩春笋从200斤上升到现在的2000余斤,产量逐年提高,一亩竹林产生的经济效益在2000元以上,效益翻了上十倍。

三堂街竹笋专业合作社笋用林基地春笋长势喜人

“还是发展笋用林稳妥,每天能挖到春笋1500多斤,每天稳赚600-700块钱”拥有十多年挖笋经验,足迹遍布三堂街大小山头的村民胡茂荣感慨道,以前都是翻山越岭找笋挖,费时费力,效益不稳定。近几年,他在当地的三堂街竹笋专业合作社笋用林基地帮忙挖笋,效益提高不少。

“在采笋季节,村上的合作社每天能收到农户挖来的春笋超过十多万斤,如果大家都不注意留笋、育竹,几年后,本地的竹林资源逐步老化,将面临无笋可挖的灾难性后果。”这种竭泽而渔的采挖方式,也让马迹塘镇南山村支书肖忠感到担忧。他表示,村上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基地+农户”的模式,正积极发动农户流转竹林,集约式经营,科学培育好竹林;同时村上的党员干部加强宣传引导,动员村民科学采笋,并将其纳入村规民约,共同抵制滥采乱挖、偷采盗挖行为。

针对这一情况,桃江县竹产业中心联合县林业部门紧急制定竹林培育、笋竹两用林基地培育等技术指导文件,要求各乡镇、村加强竹林管理,增强农户技术培育,坚决杜绝剃光头、砍瓜青竹、砍大留小等掠夺式砍伐竹林,严禁乱采滥挖,更不要越界盗挖,鼓励广大农户科学培育丰产竹林和高效笋用林,提高竹林经营效益,确保竹林资源持续健康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