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0年度法治建设自查报告
索引号:tjxscjdj/2021-1498482 | 发布机构:桃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 发文日期:2021-03-19 |
信息类别:综合政务 |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
索引号 | tjxscjdj/2021-1498482 |
---|---|
发布机构 | 桃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
发文日期 | 2021-03-19 |
信息类别 | 综合政务 |
公开范围 | 全部公开 |
公开方式 | 政府网站 |
桃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年度法治建设自查报告
2020年,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我局认真履职尽责,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将市场监督执法工作作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提高部门形象的一项重要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和任务。现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依法行政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实效,我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领导小组,由肖建光担任组长,熊军辉任副组长,各股室、执法大队、监管所负责人任组员,下设办公室(设在政策法规股),落实人员,压实责任,不折不扣做好法治建设相关工作。法制宣传、行政执法等工作等均由党组成员、各股室负责人共同研究、做出决策和部署,确保各项工作依法、有序开展。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1、认真落实“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我局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深入跟进市场监管领域行政审批服务改革步伐,成立“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方案,明确了职责分工。按审批和监管职能分离的原则,成立了行政审批服务股,内部审批服务职能已全部集中到政务服务股。行政审批服务股已全体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同时根据乡镇实际工作需要,已派出6个乡镇市监所行政审批服务人员进驻乡镇政务服务中心。通过重新整理所有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进一步优化流程、简化资料、压缩办理时间,编制了《办事一本通》,提升了窗口办件效率。
2、全力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在全县首批公布的120项“一件事一次办”工作内容中,涉及我局的有44项,其中26项由我局牵头,我局通过下发《桃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一件事一次办”事项目录,编制“一件事一次办”套餐服务指南,确定“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整体办理时限,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实现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申领发票等并联办理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之内。实行行政许可标准化服务“一窗办理、一次告知、一网通办、一次办好”,截至目前共办理“一件事一次办”事项5469件。
3.全面实施全程电子化登记与推行证照分离制度。全县所有企业新设、变更、注销均已实现和实行全程电子化登记,并发放电子营业执照。目前,通过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申请登记5083件,核准通过4914件,电子化登记业务办件数位居全市第2,今年以来,新增市场主体5364户,比去年同期增长10.73%,市场主体总量达5万余户;全县于2019年开始按照省局相关工作要求大力推行证照分离制度。
三、提升监管层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得到有力推动
1、高度重视,高位推动。组织全县20个成员单位召开了“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推进会,《桃江县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方案》已由县人民政府2020年第九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下发,建立桃江县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席会议制度。
2、精心部署,狠抓落实。截至目前,已组织各成员单位完成执法人员系统录入工作,共录入检查人员652人。制定了《桃江县市场监管领域2020年度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计划》,抽查任务已通过湖南省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完成抽查对象双随机抽取、检查人员任务认领。今年已通过综合管理系统、协同监管平台与政府门户网站统一录入并公示案件、药品等行政执法信息280余条,做到了应公示尽公示。
四、健全监管机制,建立公平竞争审查科学体系。
1、统一思想,明确职责。我局多次组织成员单位召开专题会议,对《国务院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进行解读,制定出台《桃江县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意见》,县《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项规定、做法”的要求,明确分管副县长具体负责,县市监部门牵头,其他各部门、乡镇各负其责,落实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工作要求。
2、强化宣传,组织培训。抓住“关键少数”,将《意见》《反垄断法》等内容纳入法治政府宣传教育范畴,利用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等机会,强化各级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并结合法治政府建设,组织各级各部门开展了公平竞争审查专题培训和业务指导,对审查工作的范围、内容、标准、时限、要求等着重进行了解释与强调,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落实,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3、完善机制,有序推进。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县市监牵头召集,县发改、科工、司法、财政、住建、交通、卫计、环保、国土、商务等部门参与。按照各级各部门自我审查与市监、发改、法制、商粮和司法等部门监督相结合的原则,在全县组织开展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市场竞争行为专项治理行动。
4、规范审查,严格把关。按照“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覆盖”和“谁起草、谁审查”的原则,部门起草过程中,对照《意见》就审查对象、标准和要求进行自我审查;法制审查全程参与到政府常务会议、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制定等过程,确保县政府及所属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措施经审出台。为确保审查的有效性,在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公示、听证等制度要求的同时,积极探索实行自我审查与专门机构指导监督相结合的机制,通过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估等多种方式,加强了社会监督和执法监督。对已制定规范性文件组织进行“存量”清理,结合日常审查清理,明确每两年在进行规范性文件清理时,对公平竞争审查一并进行整体评估,清理审查结果全部在县公众信息网上进行了公示。
五、加强执法监督和指导,全面深化依法行政工作
1、完善法制监督制度。研究制定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努力实现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过程全程留痕、执法决定合法有效。
2、加强绩效考核和过错追责。将局属各单位依法行政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全年绩效考核,实行奖优罚劣。出台《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加强督查检查,并与县检察院联合成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联络室,逐步杜绝不作为、乱作为行为,防范和降低行政执法职业风险。
3、重视行政复议工作,严格执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聘请1名法律顾问协助法制股和相关办案机构参与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活动。今年已依法参与5起行政复议、已完成2起行政诉讼的应诉工作。
4、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改革完成后,及时制定出台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制度》,避免有案不移、以罚代刑等情况的发生。今年共向县公安局移送案件2起,有效加强了对市场监管领域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六、重视学法用法普法,着力提升执法人员素质
一是积极开展普法宣传,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要求。坚持多种形式普法,营造良好法制宣传氛围。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结合宪法宣传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时段,开展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商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尤其重视通过典型案件的报道等以案释法的形式培养公众的法律意识。
二是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培训。深入推进普法学习,做到 “课时满,学分足、考试合格”;有序推进执法证考证和换证工作,目前全局234人持证,从事执法工作的人员持证率达到100%;开展本部门执法业务知识和执法技能方面的考试考评,并作为执法人员晋升的重要依据,提升依法履职的能力水平。
七、相关问题和建议
一是综合执法改革与立法工作不同步,执法权的授予多来自于各级政府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一系列通知和决定,以及对涉改部门的改革方案、三定方案等方面,许多法律法规明确的执法主体与综合执法机构不匹配,影响综合执法职能的发挥和行政执法的权威性、严肃性。建议从国家层面制定一部综合执法领域的法律法规,统一明确综合执法的职能定位以及执法主体、权限、程序等,确保综合执法工作有法可依。
二是基层执法执法装备差、技术手段弱,监管执法主要依靠“眼看、口问、手查”等原始手段。尤其公车改革后,基层所全部取消执法车辆配备,监管执法效能大打折扣。建议将县级行政执法能力建设纳入规划,优先加强欠发达地区设施建设,解决基层所执法车辆、设备等急需装备欠缺问题。
八、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强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要严格按照《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进一步精简审批,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加大企业质量技术服务和治乱减负力度,完善涉企服务事项清单和责任清单,引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加强企业服务与企业帮扶,加快自助打印终端配置,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服务。
2、进一步健全机制,维护市场公平。加大重点领域市场监管力度,加大公平竞争审查与价格监管,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加大综合执法办案力度,加强市场监管法制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
3、进一步强化监管,保障民生安全。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重点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强化风险隐患管控,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安全问题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