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栗港镇基本情况
索引号:tjdlgz/2024-2002628 | 发布机构:大栗港镇 | 发文日期:2024-10-28 |
信息类别:综合政务 |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
索引号 | tjdlgz/2024-2002628 |
---|---|
发布机构 | 大栗港镇 |
发文日期 | 2024-10-28 |
信息类别 | 综合政务 |
公开范围 | 全部公开 |
公开方式 | 政府网站 |
大栗港镇地处湘中偏北,资江中游,雪峰山余脉向洞庭湖平原过渡的环湖丘岗地带,东与鸬鹚渡镇、沾溪镇毗邻,北与鲊埠、三堂街镇相连,西南与马迹塘镇接壤,总人口约6.79万人,镇域面积约171平方公里,辖区内16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有金矿,水田41456.31公顷、林地3563.79公顷。素有鱼米之乡、竹木之乡、茶叶之乡、山歌之乡等美誉,先后荣获了“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益阳市“放管服”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工作真抓实干督查奖励,益阳市2023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益阳市2022年粮食生产先进乡镇、全市信访工作示范乡镇等荣誉称号。
大栗港镇,相传古时山头港边长满栗树,故名大栗港,这里历史悠久,人才辈出,近代有前赴后继的革命先驱熊亨瀚、曹剑中、瞿然,还有留名史册的清朝名将刘宦南、刘集勋,战功赫赫的抗日将领卢性正、熊震、何宣,造福一方的近代精英熊曼琪、王普成。同时,极具地方特色的《胡呐喊》、《龙船歌》、《三棒鼓》等民间文艺源远流长。“胡呐喊”被列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五道茶”也在2023年成功申报湖南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