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江镇:全面治“蝗” 守护竹产业生态安全
索引号:thjz/2024-1973062 | 发布机构:桃花江镇 | 发文日期:2024-08-08 |
信息类别:综合政务 |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
索引号 | thjz/2024-1973062 |
---|---|
发布机构 | 桃花江镇 |
发文日期 | 2024-08-08 |
信息类别 | 综合政务 |
公开范围 | 全部公开 |
公开方式 | 政府网站 |
“药剂已填充完毕,准备起飞。”6月5日,在桃花江镇大华村,一架植保无人机满载50余升防治药剂,在专业技术人员的遥控指挥下,对旭辉笋竹基地的竹蝗重灾区域、辐射区域精准施药作业,雾化后的药物如一层薄纱均匀地铺洒在竹竿及相邻树木上,整个过程快捷高效。
无人机飞防▲
“桃花江镇现有竹林面积9万余亩,受连续两年晴热干旱气候的影响,今年竹蝗、竹青虫危害较往年严重。”桃花江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说。
该镇以推深做实林长制为抓手,加大管绿护绿力度,创新工作方法,抓住竹蝗幼虫出土源头治理这一关键,早部署早治理,切实做好防治工作。
广泛动员早部署。为有效应对今年竹蝗、竹青虫基数大、来势猛的局面,该镇及早动员部署,强化监测预警,创新“林长+竹蝗防治”工作机制,压实乡镇林长包村、村级林长包片、护林员包山头责任链条,组建林业、农推技术人员为主技术指导组,夯实防治基础保障。针对在竹蝗、竹青虫防治技术上存在的短板,该镇聘请林业局专家对村、组专干开展业务培训,显著提升了竹蝗监测防治技能。
竹蝗、竹青虫防治技术培训会▲
迅速行动早发现。竹蝗一年发生一代,发生时间在当年4月中上旬至10月上旬。该镇推行“林业科技员+护林员+土专家”模式,充分发挥林业科技员作为技术指导的核心,对应下派到网格责任区,包片指导虫源查找、防治工作,当好技术“指导员”;护林员全员上岗,开展虫源大查找,发现一处,做好标记、定好位,摸清发生现状,将相关信息上传林长制APP系统平台;村级方面,从群众中选出一批过往对竹蝗防治熟悉、经验丰富的“土专家”,积极参与防治工作,助力竹蝗“早发现、早防治”。自5月上旬以来,镇、村行动迅速,27名护林员、5名林业专家、18名土专家积极参与到竹蝗幼虫排查中,共计发现竹蝗幼虫发生地224处。
该镇还推行采取“县级统揽、乡镇主导、村级负责”三级联动,联防群治,以及 “人防+机防”综合防控模式,有序组织开展防治工作。截至目前,该镇共组建村级竹蝗防治队伍12支,调配药物1000余件,防治率达85%,有效降低了竹蝗成灾风险。
受竹蝗、竹青虫危害的竹林正开始返青▲
“后阶段,我镇将进一步加强竹蝗的全面监测,持续加大竹蝗防治力度,严防死守,多途径多举措做好竹蝗防治工作,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同时,进一步促进桃花江镇竹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该镇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