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大猷,字希鲁,一字省庐,晚年又号如园先生。生于1844年,桃江县牛田镇萧家村人。父复生公附贡生,希鲁乃其长子。薄有家财,聪颖好学,志存高远。清同治甲子年(1864)中秀才,后读书于岳麓书院。清光绪已卯年(1879)中举人,庚辰年参加殿试,取二甲传胪,殿试后留京城,任兵部武选司主事。他一生喜好游学,到晚年才叶落归根,回老家甘教塾师。据其长孙萧鹤龄(退休教师)先生回忆,他爷爷中等身材,面貌清癯,丰神朗秀,耿直豁达,有大儒之风。
萧大猷反对读死书,奉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之古训,其足迹东穷吴越,西至天山,南极岭海,广交怀瑾握瑜之士。清朝封疆大吏曾国荃、刘连捷都将他奉为上宾,争相礼聘为幕僚。光绪21年(1895),他应江苏学台龙湛霖聘请前往任职,不料入江苏后龙已他调,只好定居长沙,与当时名流彦士王先谦、黄自元(安化人,进士,大书法家)、叶得辉、孔宪教等吟诗作赋,淡泊仕途。他还先后主讲白鹿洞书院、醴陵渌江书院及沅水校经堂,莘莘学之中不乏名流,如谭延闿、程颂云等都是他的学生。
萧大猷才气纵横,洒脱大度,工诗词歌赋,善书法,字体苍劲隽秀,有“江南名儒”之雅称。萧一生作品颇丰,著有《天山南北考》、《续方舆经要》、《如园诗集》等书数部。其中《如园诗集》溶人情、世态、哲理于一炉,乃传世佳作。
庚辰年(1880),他上京城参加殿试,临行前在岳麓书院与师长、学友话别,依依难舍,其诗作《已卯乡举侍徐芸渠师至岳麓题名并将北上留别同学》,寓情于景,扣人心弦:“三年灵麓豁呤眸,望驭扶摇到上头。隔岸水云奔怒马,远山晴雪泊轻鸥。上方钟罄诸天静,太古松杉众壑幽。临别踟踌清惜福,借将丹灶煮寒流。”步入仕途后,他情系社稷安危,心连百姓忧乐,其诗作《赠陈介夫守府鹤鸣之官》,寄寓了他亲民爱民之情:“五溪天险列山城,武水西来见底清。塞上旌旗云墨墨,镜中须发雪盈盈。官卑自有亲民乐,老至难抛爱子情。上马据鞍知勇在,天舒岁月佐升平。”捧读此诗,“官卑自有亲民乐”的境界感人至深,至今犹有现实意义。
肖大猷善联,为桃江一大楹联高手。有名的桃江镇小河口资江岸畔桃花江古亭联:“桃花尽日随流水;江月何年初照人”,就是出自肖大猷手笔。这是集句联,上句为唐朝诗人张旭的名句,下句出自唐朝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名诗中的句子。将两句诗并成一联,并把“桃江”地名嵌入联中,自然独到,天衣无缝,已成为千古名联,广为传诵。他上京赶科考途中,替益阳新桥河一家既卖伞、又卖酒的合面店铺题写对联:“问生意如何,打得开,收得拢;看世情怎样,醒者少,醉者多。”此联妙在抓住“伞”和“酒”两种不同商品特点做文章,上联讲伞,下联讲酒,特点鲜明,自然贴切,随手拈来,且语意双关,匠心独运,耐人寻味,堪称名联。
舟过三仙湖,一旅店生意不佳,老板向萧大猷求联,肖才子灵机一动,妙笔生花,以联献福:
莫话空囊,问千里遨游,带多少关山风月;
特开陋室,怕长途辛苦,勿勾留杨柳楼台。
此联一出,小小旅店生意果然红火起来。
更有“题鸬鹚渡旅店”联:
“问我生涯,看过去、未来、现在;
助君诗意,在鸡声、月色、霜痕”。
此联立意高远,诗情画意,跃然纸上,飘逸含蕴。
萧大猷与挚友胡芷斋参加汉口一鸦片馆老板的新婚礼,老板求他俩赐联,胡芷斋即吟上联:
五十新郎,十五新娘,天属五,地属五,五行配合巧姻缘,望他年五子登科,莫笑枯柳登大阁;
肖大猷沉思三步对之:
三两好士,两三好友,损者三,益者三,三山聚成高利息,喜此日三星在户,能将罂粟教同仁?
联语巧妙诙谐,特别是末了一句,戏谑地将烟馆作了调侃讽刺。
他与胞弟肖大业参加乡试,同时中榜,感慨之余口占一联:
百折不回,方知天定人能定。
一寒至此,始识兄难弟亦难。
他在醴陵渌江书院主课,为书院撰有一联,被书院学子广为恭录传诵:
作狂作圣,一念所分,功利中人心,当作盖世豪雄,只争方寸;
大义大经,万方不废,波邪乘世变,愿与自强英俊,共奋康庄。
他的挽联犹为独特,如“挽某妇淹死”联:
风正一帆悬,可怜绝代佳人,桃花尽日随流水;
月明三峡晓,哪管封侯夫婿,海燕飞时独倚楼。
这也是集句联,均出自唐诗名家名句。上下六句由六句有名诗句组成,感情真挚,悼念与惋惜同情交加,文彩飞扬而又对仗工整,实属罕见,不愧为大名家大手笔。
更有长联“挽郭嵩焘”。郭是湘阴人,清道光进士,大学者,大书法家,曾任广东巡抚,兵部侍郎,首任出使英国大臣兼法国公使,名振三湘。他死后萧大猷痛挽联云:
国无专祠而士林有俎豆,家无私溢而瀛海识姓名,真气塞乾坤,必到盖棺平众议;
功在缓边以苦口破群疑,学在传经以虚心衷一是,寒芒动奎壁,愿因修史上遗书。
这乃是名家挽名家,联因名出,名以联传。
萧大猷毕生与书为伴,除读书、教书、编书外,还有一大喜好,就是藏书。他晚年所藏经、史、子、集各类书,达三万六千卷之多,为桃江首屈一指的大藏书家。可惜在他去世前两年家遭火灾,几乎全部付之一炬,仅存《如园架上书抄目》五集,《如园诗集》一卷,幸存后也已散失。
清光绪32年(1906)江南名儒萧大猷合上了他生命的神奇书卷,年甫六十二岁。湖南律师鼻祖石润金挽萧大猷联云:
如园其殆仙乎,无马卿之病,避马卿之官,总揽二千载辞章,不将遗稿呈天子;
及门有好勇者,吊田横而来,骂田横而去,辜负五百人头脑,未曾流血到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