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南,勉励湖南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南擘画的宏伟蓝图,是对湖南当前经济发展大势的科学判断,为湖南发展指明前进方向、作出科学指引,进一步明确了湖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定位和新发展阶段的使命任务。在“十四五”发展期间,桃江要依托湖南“三高四新”发展战略,进一步发挥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抢抓机遇,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新高地。
一、全县先进制造业发展现状
202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制造业企业193家,其中具有高新产品的先进制造业企业115家,占全县制造业企业比重59.6%。
1. 先进制造业较快发展。2020年全县实现制造业增加值98.15亿元,占GDP比重达35.1%,其中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加值60.42亿元,占全部制造业增加值比重63.6%。2020年全县纳税100万元以上的先进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8家,总产值同比增长7.8%,高于全县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其总产值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4.5%,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口味王食品去年三期扩建工程已经投产,今年四期也已经投产,产能进一步提升;桃花江竹材科技四期工程已开始进行土地平整;盛远包装、盈达门业等公司二期工程已开工。
2. 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2020年省级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45家,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46%,占规模工业总量比重达63.6%,比上年提高6.1个百分点,高技术行业支撑作用增强。麓上住宅、烯富环保、鑫政铝业、华泰新型、锦林科技等16家企业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桃花江竹材、风河智慧、紫荆福利、金宙建材重新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桃江经济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成功申报认定为省级孵化器,“桃江总部基地众创空间”成功认定为省级众创空间,实现了桃江县省级孵化器、省级众创空间两个“零的突破”。春龙竹艺、烯富环保、为农农机3家企业荣获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
3. 园区经济比重逐步提高。2020年园区规模工业企业达143家,其中,制造业企业占比95.8%,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93.4亿元,增长9.3%,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2.2%,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新建标准化厂房3.9万平方米,新投产项目20个,新开工项目17个,新增入园规模企业16家。基础设施投资10.1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园区聚集效应逐步显现。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主导产业大而不强,竞争力不足。以竹木制品、装备制造、建材等为主的传统制造业产业在桃江工业中占主导地位,规模优势明显,但“大而不强”问题突出。以竹木制品制造业产业为例,2020年全县21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竹木制品行业的企业达55家,集中在三堂街—鲊埠—武潭一带,主要产品是各类竹木胶板,从发展模式看,除鲊埠的湖南福森竹木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宏森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两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专利外,大部分企业结构偏中低端、链条短、融合度低、深加工程度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弱。从企业拉动看,龙头企业不多,全县税收超过200万元企业个数占规模工业总数不到十分之一,缺乏知名度高、辐射能力强的总部经济企业。
2.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专业技术型人才短缺。企业重视科技项目申报阶段,轻视科技项目实施、验收阶段;重视财政资金投入,轻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多层次、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尚未建立;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企业研发人员比重较低,有些企业甚至没有专职研发人员,比如桃江经济开发区的益阳市鹏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双智科技有限公司,仅依靠现有的制造工艺和对机械设备的调试难以达到利益最大化。企业科技创新人才总量不足,缺乏行业内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人才引进难、流失严重的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缺乏人力资源的支撑。
3. 企业资金缺口大,融资不易。通过对多家企业的实地走访,实情调研,多数反馈资金短缺是制约企业做大做强的一个重要因素。流动资金紧张,向金融机构贷款利息高,成本大。以去年新入规的湖南湘怡钙业有限公司为例,前期投入大,企业生产走入正轨时间还不长,资金还未回笼,因公司厂房产权还未办下来,所以只能向金融机构申请信用贷款,利息高于抵押贷款,给企业带来较大压力。
4. 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企业成本增加。今年以来,水泥、砂石、钢筋等原材料持续涨价,每月价格指数持续涨高,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虽然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涨,但出厂价格涨幅低于购进价格涨幅,且涨幅差距逐渐拉大,企业利润空间遭受挤压,生存压力增大。以灰山港工业集中区的湖南烯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主要产品之一除钴剂的原材料涨幅达78.5%左右,出厂价格涨幅66.6%,1-9月营业收入利润率比1-2月回落3.2个百分点。1-9月,全县规模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3.7%,比1-2月回落1.5个百分点,今年呈逐月回落之势。
三、建议与对策
1. 加快转型升级,抓培育,优配置。立足桃江实际,利用本地优势,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一是深化供给侧改革,将传统产业如竹木制品业、装备制造业、建材业进行升级改造,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完善产业链;二是抓新兴产业链的培育发展,做大做强一个全省新型干法回旋窑水泥生产中心,提质升级一个木胶板加工产业;打造全国机械铸件加工基地、全省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零配件加工基地,加快上下游产业发展;做大做强食品加工产业,如竹笋、槟榔、茶叶、修山面、特色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构筑经济新优势。
2. 加大科技投入,强意识,引人才。提高创新意识,加强科技创新,掌握关键技术,促进“三高四新”战略实施。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要壮大创新人才队伍,以优惠政策引进关键人才、留住急需人才,以培训方式培育新的人才。优化创新环境。加强与科研院所和相关高校的合作,形成产、学、研一条龙运作模式,例如可与本省院校中南大学、城市学院等加强校企联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护创新成果。
3. 拓宽融资渠道,拓市场,长信心。企业与企业之间,由于产品的不同,商业模式的差异,经常会出现资金需求在时间上的差异:一些企业的资金需求旺季,可能是另一些企业的资金使用淡季,处于资金使用淡季的企业,会出现暂时性的资金富余。这些富余资金通常存入商业银行,而银行却不能利用这部分资金直接向其它企业放贷,导致一部分闲散资金沉淀于银行。建议由政府部门牵头组建信托公司,以信托和委托贷款的方式,向有资金需求的企业提供信托融资或委托贷款融资,从而实现企业间的相互融资。政府部门还可以牵线建立企业联保互保机制,在企业间建立起相互担保的融资平台,解决企业在银行融资抵押不足担保困难的问题,从而实现企业间的自救与互救。
4. 加大帮扶力度,降成本,稳效益。借助全省目前开展的“纾困增效”专项行动,为企业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充分发挥部门协作职能,帮助企业与原材料供给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长期合作、规模采购,争取价格优势,缓解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高压态势。严格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部分税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