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竹旅文体康 > 打卡竹乡
【竹旅文体康】桃江“胡呐喊”:方言发声的原生态音乐
发布时间:2022-07-04 15:25 信息来源:县档案馆 作者:谢耘 浏览量: 【字体:

“胡呐喊”是一种高腔山歌,也叫“过山仑”,流行于湖南省桃江县大栗港镇一带。处在楚越文化与大梅山文化融合圈里的桃江人,在长期的文化碰撞中继承了丰富的语言财富,各乡各镇都有自己的土味文化圈(土话)。广袤的江南丘陵地形也造就了桃江人善唱山歌,并能即兴创作歌词的天赋之资,由于下里巴人对于曲调没有严格的定式,歌词又可随创随唱,故称其为“胡呐喊”。

桃江“胡呐喊” 李雪冰 摄

“胡呐喊”高亢激越,音域宽广,旋律优美,有着独特的发声方法和特有的嗓子条件,一般的专业歌手也难学到手。“胡呐喊”能表现农民劳动的喜悦,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纯洁爱情的追求。一曲胡呐喊,一入耳能打动人心,能激发劳动热情,也能丰富精神生活。由于这种山歌能飞过山岭,飘过邱垅,所以又被亲切的称作“过山仑”。

而淳朴的大栗港人则把唱“胡呐喊”称为“打胡呐喊”,有“随心所欲”之意。歌词即兴编唱,演唱信手拈来。多以独唱、小组唱为主,也有自问自答、一人唱众人和等形式,多为清唱,也有锣、鼓、钹、小锣等打击乐伴奏。

关于“胡呐喊”,当地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当年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工程浩大,劳动强度极大,监工又虐待工匠,劳累、冻饿而死者不计其数,农民苦不堪言。残忍暴虐的秦始皇却有个很有同情心的女儿,她看到民工过分劳累,就想到了用编唱山歌这种形式来减轻他们的痛苦。她编了很多很多的山歌,其中就包括“胡呐喊”。出于传承的需要,当地艺人们都说,“胡呐喊”是秦始皇女儿编的。所以,在当地“胡呐喊”起腔时就有这样一段:“屋边唱歌请莫怪,只怪秦始皇小姐作出来,锣鼓无槌打不响,山歌无姐唱不成。”

传说很美好,但据当地文化工作者深入研究,“胡呐喊”的诞生其实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在劳动中形成和发展。当地农民长期劳动在田间山头,非常辛苦,特别是在农忙季节和炎天暑热之时,他们承受着沉重的压力。要放松就需唱歌,要解脱也需唱歌,因而山歌在劳动中就产生了。二是在娱乐和竞赛中形成和发展。桃江各地都流行耍花灯、打地花鼓,大栗港尤为突出。他们的花灯队到各家各户打地花鼓时,先要由歌师唱“胡呐喊”作为这场演出的序幕,他们通常演唱这样一首歌:“花鼓好唱口难开,仙桃好吃树难栽,要吃仙桃拿钱买。要看花鼓你站拢来。”

作为一种方言发声的原生态音乐,“胡呐喊”一路走来获得了不少荣誉。譬如,1956年大栗港曹家湾村的王训元参加全省民间艺术汇演,演唱一组“胡呐喊”获金奖;1962年5月湖南省群众艺术馆音乐工作室刻印的油印资料本上刊登了当地吴荞荪老师收集整理的“薅草歌”“龙船歌”“插田歌”三首大栗港“胡呐喊”。1978年,益阳地区群众艺术馆音乐专干郭道康和桃江县音乐专干符汇河深入大栗港收集“胡呐喊”几十首,其中5首入选《中国民间音乐集成湖南卷》,3首入选《中国民间音乐集》。

随着时代的发展,原始条件下地区的物理阻隔被一条条高速长龙轻松打破,传统农业文化地域性、封闭性的环境逐渐消失,伴随着当地年轻人的外出打拼和老艺人的自然凋谢,作为益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胡呐喊”在传承发展上也出现了不少困难。但是作为千百年来自然形成的文化瑰宝,我们深信,在当地文化部门和老艺人的共同努力下,根植原生态的“胡呐喊”在经历一番脱胎换骨的蜕变之后,必然会以全新的姿态,开启湖湘民歌音乐的别样精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