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2022年一季度桃江经济形势运行分析
发布时间:2022-05-12 10:09 信息来源:县统计局 作者:刘艳红 浏览量: 【字体: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一季度经济实现良好开局,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经市统计局测算认定,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99亿元,同比增长6.5%高于全省均速0.5个百分点,与全市均速保持同步,增速居全市第4位。其中,第一产业8.50亿元,增长8.1%;第二产业31.75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29.73亿元,增长5.3%

一、产业发展稳中向好。一是农业生产增势良好。一季度,完成农林牧渔生产总值19.8亿元,同比增长8.6%,全市排名第6位,其中蔬菜播种面积6.3万亩,增长3.2%;产量17.4万吨,增长4.5%;油菜播种面积29.6万亩,增长4.3%,预计产量为34276.8吨,增长7.8%;生猪出栏18.1万头,增长21.7%,全市排名第6位。二是规模工业较快增长。规模工业同比增长9.8%,高于全省均速0.3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均速0.1个百分点,在市排名第4位。企业效益提高,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9.9%;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增长10.5%。两大园区引领发展,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6.5%,桃江经济开发区、灰山港工业集中区合计实现的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8%,增长速度与全县平均水平持平。三是规模服务业稳步增长。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640万元,同比增长7%。其中交通运输业增长1.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26.8%;卫生行业增长3.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15.8%

二、市场需求总体平稳。一是投资实现稳步增长。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8%,高于全省均速0.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均速0.2个百分点,在市排名第3位,其中工业投资增长8.7%,产业投资增长12.8%。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8亿元,增长9.6%,市排名第5位。完成房地产投资3.1亿元,增长1.5%,市排名第5位;销售商品房面积5.7万平米,增长16.9%,市排名第2位。二是市场消费稳中趋缓。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4亿元,同比增长4.4%,市排名第6位。按经营地分,其中城镇零售额30.6亿元,增长4.6%;乡村零售额5.8亿元,增长3.8%。按行业分,批发业销售额2.0亿元,增长4.6%;零售业销售额33.6亿元,增长4.6%;住宿业销售额0.4亿元,增长-6.6%;餐饮业销售额0.4亿元,增长4.8%

三、发展质效稳中有升。一是财政金融运行稳定。一季度,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3.2%,市排名第6位,其中:地方税收收入1.6亿元,增长4.8%3月末,全县存款余额373.8亿元,增长14.4%,增速排名四县(市)第2位;贷款余额243.7亿元,增长24%,增速排名四县(市)第1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4百分点。二是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88元,同比增长6.7%,市排名第6位。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13元,增长6.1%;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6332元,增长6.9%

总的来看,一季度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开局平稳、稳中有进,运行在合理区间。同时也应看到,目前数据上报压力增大,凭证准备量大、质量要求高,国家查询力度日趋频繁,统计执法检查更趋严苛。再则,我县存在四上企业入不敷出的现象,退库数多于新增入库数,导致数据发力后劲不足。一季度末桃江共有在库四上单位379个,其中新纳入3个,退出9个,净增长为负6个,全市排名第八。部分退库企业遗留基数大,将直接拉低数据的同比增速。

下阶段,全县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盯目标不动摇,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精准施策。

一是加强经济运行分析。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建议各乡镇和行业主管部门对当前形势、行业运行状况、对标区县态势等进行跟踪研判,找准定位,精准发力,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尤其是紧盯主要经济指标和GDP支撑指标,把握好月度、季度、错月等不同时间节点要求,做到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夯实GDP增长基础。

二是提高数据质量强匹配。建议各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按属性管辖原则抓好落实,抓紧抓实企业和项目单位的预警预判和凭证准备工作,督促指导企业或项目单位在开网报数前将各项凭证提前准备好,并严格审核把关,做到先有凭证再报数,数据凭证相匹配。尤其是深入一线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指导企业报送统计数据时能一次成功。

三是优化惠企政策促入库。建议进一步加大助企纾困的力度,降低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对各类市场主体的影响,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加大企业月度入库力度,有效填补退库企业形成的缺口,只有源源不断的挖掘数据载体,才能保证数据收支平衡,一边积极应对上级查询、数据质检、执法监督,对已有企业该清退的清退,绝不踩红线;一边要加大马力下沉摸底,把该入的企业想方设法的拉入统计笼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