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桃江县坚持围绕“推动科学跨越,建设生态桃江”的发展思路,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坚持绿色发展,全县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一、能源消费运行特点
1. 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
“十三·五”前三年我县万元GDP能耗下降12.54%,其中2018年能耗消费强度为单位GDP能耗0.5209吨标准煤/万元(按2015年价格),同比下降2.76%。
2. 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总量减少,单耗逐年下降
“十三·五”前三年能源消费总量下降15.6%,其中2018年,我县共有规模工业企业180家,综合能源消费量为71.31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9.04%。前三年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由2015年的0.92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18年的0.77吨标准煤/万元,三年分别下降7.9%、6.9%、13.8%。
3. 煤炭消费占比下降,结构优化
2018年,我县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耗量中,煤炭消费占比65%,同比降低五个百分点, “十三·五”前三年共降低6.9个百分点。
4. 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耗占比下降
2018年,我县六大高耗能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有45家,综合能源消费量为40.52万吨标准煤,占全县规模工业综合能耗的56.8%,同比降低4.8个百分点。
二、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节能管理
近年我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将工业结构优化作为节能降耗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
1. 强化行业节能管理
一是工业企业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关闭砖厂,淘汰造纸落后设备,推动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达到转型升级。目前,桃江县福森木业有限公司申报的蒸汽锅炉,粉尘收集系统及砂光机改造清洁生产项目,已获批我省工业绿色发展试点示范单位。二是建筑综合节能方面,积极落实强制性节能指标,全面加强管理,全县新建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在设计和施工阶段执行率为100%,鼓励应用节能型新材料和新产品,全县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应用水平明显提升。三是交通运输节能方面,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基本做到了“居民住到哪里,公交车开到哪里”,全县209台出租汽车,已全部使用天然气,新增公交车全部为纯电动公交车。四是公共机构领域节能方面,重点推进政府机构节能改造,强化机关节电、节水、节油管理,同时加大卫生等重点公共机构节能力度。
2.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鼓励技术创新
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和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全县沼气年处理畜禽便能力为150万吨,近三年,新增户用沼气1000余户;光伏发电已并网发电651个,全县九个光伏扶贫项目已并网发电;桃江武潭生物质热电联供项目已于2018年3月实现并网。桃江邱家仑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50 MW,每年可提供上网电量约1亿度。鼓励企业节能技术创新技改,我县东方水泥有限公司通过采用国内最新的生产工艺,更换新设备,每年可节约标煤12000多吨,节电1500万度。
三、存在的问题
“十三·五”以来,虽然我县在节能降耗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是仍存在不少问题,节能降耗形势依然紧迫。
1. 能源消耗总量控制空间有限。经济增长为节能降耗带来了巨大压力,“十三·五”期间我县能耗总量需控制在135万吨标准煤,五年净增15.71万吨标准煤,可前三年已增加12.03万吨标准煤,后两年增加的空间需控制在3.68万吨标准煤以内。
2. 节能技术改造投入不足。节能减排项目缺乏,高载能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较为落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品技术含量低,部分企业对节能的紧迫性认识不足,节能宣传力度仍需加大。
3. 产业结构仍不够合理。近年来,我县虽然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能源、资源消耗强度较大,企业管理较为粗放,能源消费结构仍不尽合理。
四、对策及建议
经济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撑,为了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桃江,对我县能源消费与节能降耗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 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循环经济
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从我县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积极推进松木塘风电及范家洞风电项目建设,切实降低我县煤炭消费比重,促推我县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同时加大对重点耗能企业循环经济建设的扶持力度,从资金、技术、信息上对现有重点耗能企业给予倾斜。推动企业加强工业“三废”综合利用,帮助其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努力营造市场导向、政府推动、企业主动参与的节能降耗工作新局面。
2. 鼓励企业进行节能技术创新
加强企业节能技术的研发推广,狠抓技术改造,推广高效节能产品,推动重点节能工程建设,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节能技术创新,提高行业准入标准,推进企业能效评价。
3. 继续淘汰落后产能
及时淘汰高耗能设备,严控高耗能产业,着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确保节能降耗指标圆满完成。
4. 加大重点企业节能降耗力度
重点耗能企业是我县能源消费的主体,也是节能降耗的关键所在。要抓好重点耗能行业的节能工作,抓好湖南桃江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益阳市东方水泥有限公司、益阳金沙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工作,并依法对重点企业进行全程动态监控,使节能降耗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