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县情 > 桃江县志
第十九篇 艺文
发布时间:2023-02-06 13:23 信息来源:县志办 作者: 浏览量: 【字体:

县境文化源远流长。战国末期,屈原流寓沅湘,在凤凰山上写下不朽名篇《天问》,开桃江艺文之先河。自此,桃江文化薪火相传,才人辈出,各领风骚。尚文学而多翰墨之士,好咏吟而多风骚之才。如明末郭都贤,时遭多故,血泪成诗。迨至清朝,斯文弗替,黎光地、薛嗣昌、刘集勋、萧大猷诸辈以其才情卓识,扶轮大雅,驰骋文坛。民国以降,思痛老人以学养兼修,诗文并茂;曾运乾“笃精音韵,过于前人,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杨树达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 改革开放以来,文艺复兴、流派繁荣,创意选言、诗词歌赋、著述文风者代见辈出,传世之作历朝历代皆有遗风。《将军吟》声蜚文苑,《美人窝》管领风情。《羞女山》描绘出县境的名山胜景。

桃江有“文化之乡”、“诗词之乡”之美称,所集艺文,有乡野市井之作,也有名人大家经典,个别外地名人为本地事著文咏诗,实为添色。在内容上,着重反映桃江风土人情与人文底蕴;在形式上,各种体裁与风格综合权衡。旨在多角度、全方位反映桃江,以达到知我桃江、爱我桃江、兴我桃江之目的。

本篇所录艺文,大多选自桃江县历史文献与当代书刊,凡与桃江有关的艺文,不受时限约束,均在收录之列。与首轮县志艺文相比,有补遗之作用。诗文大体以作者时代为序,为方便读者,文后尽可能注明作者简介及作品背景。现代作者名前不冠所处时代。

第一章  诗  词

第二章  对  联

第三章  文  赋

第四章  歌  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