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农函〔2024〕13号
(A)类
关于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45号提案的答复
修山镇联络组:
你们好!你们在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综合改革的建议》提案已收悉,感谢你们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深加工增值”的建议
全县共有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10家,市级43家,县级5家,共计59家;“一县一特”笋竹产业的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5家,市级10家,县级3家;农业产业化省级联合体12个,积极发展了笋竹产业、培育笋竹两用林基地、建设竹笋加工厂等。并探索建立起“农户+村集体+种粮大户”三方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油菜油茶培植、菜(茶)籽油、生态稻米加工生产线,形成种植生产、收购加工、集中销售一条龙,实现村集体经济增长、农民增收和大户致富三赢目标。
二、关于“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以特色产业为基石,做优做强区域品牌”的建议
我县依托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打造“桃江竹笋”“桃江竹叶”“桃江竹泉米”“桃江竹凉席”等优势特色区域品牌,并不断提升特色品牌建设。经过多年接续发展,“桃江竹笋”综合产值已达42亿元,成为“一县一特”主导特色产业,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笋竹主要产品拥有注册商标35个、绿色食品认证26个;以“桃江竹福”特色农产品系列公共品牌为依托,打造“洞庭禛农”优质农副产品品牌,建立特色农产品质量优势,推动乡村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全面建立了两证一追溯体系。包装升级了一批桃江特色农产品,如马迹塘竹笋、鲊埠牛肉、武潭鱼、修山面条、松木塘红薯粉等农特产品通过客货邮上行外销,做到了便民、利民、惠民。
三、关于“依托区位优势,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建议
我县创建了“竹乡”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依托“桃江楠竹之乡”“桃花江是美人窝”两张名片高标准打造竹海4A级旅游景区、龙溪文旅示范片,打造以花桥港村花桥十三港为样板的竹乡特色旅游村。将积极打造以竹海为中心的“桃花江竹海——修山镇羞女峰景区——三堂街水岸小镇”“桃花江竹海——高桥罗溪瀑布——沾溪洋泉湾”等精品乡村旅游线路。
四、关于“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育造就新型农民,建设现代化农业队伍”的建议
我县积极对接市人才中心“金犁人才”计划,遴选“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17人,组成桃江县农业科技服务专家团队开展各项服务工作,聘请专家教授组成农技、农机、畜牧、社会化服务等专业团队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开展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培训,2021年至今选送163人次到湖南省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参加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培训。根据“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和脱贫人口意愿实施精准培训,围绕以水稻、食用菌、竹笋等主导产业,结合高质量庭院经济重点项目,以村为单位组织开展乡村振兴农民实用技能培训。
四、关于“加快推进土地数字化,打造升级版高标准农田,注入乡村振兴新动能”的建议
我县建立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制度,出台《桃江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制定《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以及进场交易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2019年以来共建设9个示范区,共计投资近五千万元,其中2023年高标准项目总投资5628万元,新建高标准农田1.91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49万亩。项目建设后,农田排灌能力、农机作业能力、耕地生产能力明显提升,机械作业方便、水肥供给率提高,在翻耕、收割、除草等方面降本增收120元/亩。经统计对比粮食平均增产50公斤/亩,农业生产直接增收达128元/亩,直接降本增收达248元/亩,真正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衷心感谢你们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支持与理解!
桃江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