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3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11-15 14:05 信息来源:政府办 作者: 浏览量:169 【字体:

桃农函〔2024〕16号

  (A)类

  关于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34号提案的答复

  李毅委员:

  您好!您在桃江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提出《关于立“竹”产业,做“竹”文章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建议》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产业振兴方面”的建议。一是我县已成立竹产业协会,并组织县内竹企和竹笋基地经营户,前往福建建瓯实地参观学习竹笋培育和管护、采挖、加工全过程,为县内笋竹生产提供示范,学习建瓯经营,提升笋业老板和笋农生产规范性与积极性。全县林下复合经营面积达到6000亩,马迹塘镇大塘坪村等示范基地已实现“一亩山万元钱”目标。目前,正在积极新建打造3000亩笋竹两用林,促进竹产业连片发展、集中发展。二是我县聚焦全国竹产业龙头企业,实施精准招商,新引进了双枪科技、易德新材料、箱联天下等代表性强的延链补链项目30个,总投资23.8亿元,累计培育笋竹生产加工企业248家,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1家、省级7家、市级10家。2022年至今,全县先后签约引进涉及笋竹产业的项目30个,其中过亿元项目5个。“竹聚缘”竹笋、“清溪竹笋”荣获中国中部农博会金奖,“桃江竹笋”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通过奖励推进在中心城市按照桃江竹笋品牌要求统一门店标识规定设立专卖店,目前已在武汉、成都、长沙等地设立专卖店5家,仓库5个。三是目前我县正着重推进竹与旅游、文化、体育、大健康四大融合,以桃花江竹海风景区为核心,通过景区联动带动创建桃花江竹海乡村振兴示范区,通过重点打造一批3A级以上核心景区,建设一批周末旅游、竹林体验、亲子活动、研学旅行、民俗风情等文旅休闲体验基地,开发一批深具竹乡特色的“桃江竹福”品牌产品,形成更好竹生态休闲旅游圈。聚焦“桃花江是美人窝”名片,举办了节会赛事、开展非遗传承、开发文创产品、打造特色节目等活动,全面推动竹文化、美人文化、屈原文化、廉政文化、红色文化等在地文化矩阵守正创新与融合运用。充分发挥全国学生定向运动训练基地、水上攀岩赛事基地等品牌作用,依托竹林景区,加快开发山地自行车、定向越野、马拉松、徒步、露营、攀岩等体育产品。特别是以竹海景区提质升级为契机,加快推进竹海绿道、定向运动基地、户外露营基地以及马拉松赛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依托笋竹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笋竹健康产品研究,积极发展笋竹生物提取、竹饮料、竹生物医药等美容保健产业项目,进一步探索开发笋竹食疗、药疗、呼吸疗法、运动疗愈等大健康系列产品,推动竹林康养基地、天然氧吧、竹林民宿等产业融合体建设,打造竹林生态养生、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二、关于“人才振兴方面”的建议。一是实施“三类技术人员”建设“三级基地”战略,组织县内竹企和竹笋基地经营户开展笋用林培育技术培训2次400余人次,通过精细抚育、科学采伐,竹笋品质不断提升。特别是组织竹企和竹笋基地经营户前往福建建瓯实地参观学习竹笋培育和管护、采挖、加工全过程,为县内笋竹生产提供示范,学习建瓯经营,提升笋业老板和笋农生产规范性与积极性。二是创新工作机制,通过多种方式引导涉农院校参与乡村人才培养,推动乡村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稳步提升。每年下达“农民大学生培养”招生计划,并成立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项目示范县创建专家组等技术支撑团队,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签订了相关产学研合作协议,搭建了生态稻米产业研发平台、桃江竹笋产业研发平台等科创平台,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下一步,我县将继续加强与涉农院校的交流,进一步推动乡村人才培养,推动人才振兴。

  三、关于“文化振兴方面”的建议。我县已印发系列文件,开展竹产品竹文化“六进”活动,广泛推广使用“以竹代塑”产品,政府带头采购“以竹代塑”办公用品,政府性投资、室外景观公共建设项目积极采用全竹装修、装饰,引领带动“以竹代塑”推广应用。制定实施方案,在全县重点酒店、商超行业以及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广使用竹制产品,如在教育文化领域,“桃花江竹玩”开发出五大类竹制材料玩具,并在县内多家幼儿园推广应用,获得湖南省文旅大赛金奖。下一步,我县将持续推动竹文化“六进”活动,推进竹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四、关于“生态振兴方面”的建议。我县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在整合项目资金的基础上,逐年加大资金投入力度,2023年财政共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3329万元,同比增长25.9%。根据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年度任务清单和资金使用计划,将由县财政预算安排1500万元,统筹整合资金2200万元,专项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着力推进“六个一”整治示范村、美丽屋场、美丽乡村等示范创建,全县已累计创建美丽屋场39个、美丽庭院“六个一”整治示范村81个,省级美丽乡村12个、市级美丽乡村19个、县级美丽乡村73个,对村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实现进一步优化。下一步将建立完善“财政投资、立项争资、群众出资、社会捐资”的多元投入机制,集聚财政资金、项目资金、社会力量、群众投劳等投入保障要素,确保投入资金充足。并将继续坚持一条主线,全面推进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强乡镇污水处理运行管理,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垃圾处置,积极开展美丽乡村“三级同创”工作全方位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迈上更高台阶。

  五、关于“组织振兴方面”的建议。县级层面,已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竹笋产业“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正科级事业单位桃江县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确保工作落地见效。出台《桃江县促进竹旅文体康产业融合发展的奖励办法》《桃江县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桃江县大力实施“产业强县”战略 推进产业发展“百十亿”工程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每年通过财政预算安排与项目资金整合支持笋竹产业发展。村级层面,进一步建强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建引领落到实处。下一步我县将继续加强县乡(镇)农村经营管理队伍建设和业务辅导员的培训,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熟悉业务的人员指导,以促进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衷心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支持与理解!

  桃江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6月2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闁告帒妫旈棅鈺呭礆鐢喚绐�